今天分享的是:2025社会服务行业报告:新世代、新需求、新消费加杠杆最安全的证券公司
报告共计:28页
新世代消费浪潮下,社会服务行业迎来多维变革
当下,成长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世代消费者,正以其独特的消费偏好重塑着社会服务行业的格局。这一群体见证了我国工业制造业的蓬勃发展,商品供应从短缺走向充足,信息不对称的壁垒逐渐消融,使得注重体验、追求真实、关注自我与个性化成为新的消费关键词,进而推动着旅游、零售、美业及宠物等多个领域发生深刻变化。
旅游消费:国内复苏与入境升温双线并行
旅游市场正迎来新一轮活力释放。2024年,国内旅游市场持续恢复,全年出游人次达56.15亿,同比增长14.8%,其中城镇居民出游43.70亿人次,农村居民12.45亿人次,旅游总花费达5.75万亿元,同比增长17.1%。随着暑期临近,景区、酒店等相关领域的消费热度有望进一步攀升。
跨境旅游方面,交通的逐步恢复为其奠定了基础。2024年12月,我国国际及地区航线已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9%和112%,2025年5月这一数据更新为106%和76%。2024年,内地居民出境旅游1.23亿人次,同比增长41%;入境游则表现更为亮眼,全年入境游客1.32亿人次,同比增长60.8%,其中外国游客0.27亿人次,同比增幅达95.5%。
展开剩余82%入境游的火热得益于政策优化与市场热度的双重驱动。2025年起,我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增至55国,叠加离境退税“即买即退”等措施,极大刺激了入境消费。而美国顶流网红的中国行,更带动了“China Travel”相关话题的热度。数据显示,2025年五一期间,全国入境外国人中适用免签政策的人数超38万人次,同比增长72.7%。
零售市场:回归需求本质,线上线下协同进化
零售行业正经历一场“需求回归”的变革。在传统零售领域,社会消费品零售的不同品类呈现分化态势,粮油食品等刚需品保持稳定增长,而情绪消费、文化消费及国货替代品则展现出较高的成长活力。物质消费已进入买方市场,线上线下渠道均在向“以消费者为中心”转型。
线上零售在经历高速增长后增速放缓,实物网上零售额占社零商品销售额的比例稳定在30%左右。各大平台更注重细分领域的深耕,比如即时零售市场的竞争加剧,以及业务整合优化用户体验。2025年618大促中,主流电商平台纷纷弱化“全网最低价”的口号,转而聚焦简化营销玩法、提升消费体验,例如天猫采用“立减”模式降低退货率,抖音商城成交额同比增长77%,京东全渠道订单量超22亿单。
线下零售则通过“自我革新”寻求突破。以永辉超市为例,其借鉴“胖东来模式”进行门店调改,目前已完成全国100家门店的升级,从“人、货、场”三个维度优化——提升员工专业度、从“性价比”转向“质价比”、将零售空间升级为“品质生活中心”,后续还将有更多门店加入调改计划。
在跨境零售领域,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促使从业者积极应对。美国、加拿大及欧洲、日本等地的相关政策调整,推动跨境电商平台和商家通过半托管、海外仓等模式优化供应链。作为全球小商品供应链的核心平台,义乌市场连接国内外贸易,其全球数贸中心预计于2025年10月开业,将进一步扩容小商品流通生态。
美业与宠物经济:国货崛起,细分赛道爆发
美业与宠物市场成为新消费的两大亮点,国货品牌凭借对本土消费者的深刻理解和快速响应能力,实现了高速增长。
美妆领域,线上化率的提升加速了行业迭代。2025年618期间,淘系、京东、抖音、快手四大平台美妆GMV达600-700亿元,同比增长超10%。其中,淘系以41.3%的市场份额居首,抖音紧随其后占35.7%。国货品牌表现亮眼,珀莱雅蝉联天猫护肤榜首,韩束则稳居抖音护肤第一,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。
宠物经济的崛起更为显著。据相关报告,2024年我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。在2025年618天猫宠物品类中,鲜朗、麦富迪、蓝氏等国货品牌占据前列,反映出国内消费者对本土宠物食品及用品的认可。行业的快速发展还带动了人才培养,中国农业大学已开设全国首个“宠物”本科专业——动物科学(伴侣动物方向),为行业储备专业力量。
从细分赛道看,婴童护理、护肤、彩妆及宠物食品等领域的头部企业,营收增速普遍达到20%-30%甚至更高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。这种增长既源于消费者对“悦己”“陪伴”等情感需求的重视,也得益于国货品牌在产品研发、供应链管理和营销策略上的持续优化。
总的来说,新世代消费者的崛起正在重构社会服务行业的生态。无论是旅游市场的双向复苏、零售行业的需求回归,还是美业与宠物经济的国货兴盛,都指向一个核心趋势:消费正在从“商品本身”转向“体验与情感价值”,从“国际依赖”转向“本土自信”。这一变革不仅改变着市场格局,更深刻影响着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消费选择。
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
报告共计: 28页
中小未来圈加杠杆最安全的证券公司,你需要的资料,我这里都有!
发布于:广东省配资炒股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